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官方微信消息,自1月20日起,铁路部门提供“静音车厢”服务的动车组列车新增35列,拓展至72列动车组列车,更好地满足广大旅客对美好出行的需求。
为营造文明有序、温馨舒适的旅行环境,自2020年12月起,铁路部门开始在京沪、成渝、郑渝高铁试点“静音车厢”服务,深受广大旅客青睐。如今“静音车厢”增多,不仅能够更充分满足人们对高品质出行的需求,而且有利于推动公共文明的实现。
近年来,在高铁上“与噪音斗”的相关话题频频引发关注和热议,相关事端无非是短视频音乐大声外放、孩子哭闹喧哗以及一些旅客毫无顾忌大声接电话等。噪音制造者觉得没什么大不了,其他旅客却不断让渡着享受安静旅途的权利。
为化解类似矛盾和纠纷,保障更多旅客的出行权益和诉求,铁路部门开始尝试在高铁上设置“静音车厢”,车厢内语音播报音量降低,且提供眼罩、耳机等物品,这相当于在一定空间内达成了“各自安好、互不打扰”的平衡。长远看,要保障“静音车厢”正常运行,还有赖于铁路部门坚持文明乘车的倡导,乘客主动涵养自觉意识等。
事实上,大声喧哗吵闹、手机铃声和音视频外放声音大等不文明行为,无论在哪节车厢都应该受到规制。车厢是一个流动的社会,要在这个封闭空间内建设理想的场所,需要循序渐进,需要持之以恒。某种角度上,“静音车厢”更是在倡导一种自觉崇尚和追求文明的意识,它应该成为一个社会希冀的文明缩影,让人们经过实践,从中逐步学会、适应和习惯在私域之外应该遵守的规则,从而涵养文明意识,遵循文明规范,以此推动社会观念进步,促进人际间和谐共处。
在全社会涵养文明共识,需要一个又一个行动来推动。从“中国式过马路”到“车让人,人守规”成为社会共识,从靠体力拥挤到自觉排队成为默认选择,文明在一点点增多。“静音车厢”或许不能一蹴而就,但凡事贵在坚持,从“静音车厢”开始,从春节出行开始,经过一次次探索和坚持,文明一定会成为越来越多人心中不容动摇的行为准则。(周荣光)